首页
影库
艺人
影评
专题
发布页(防丢失)
电影狗搜索
haodyg.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库
>
百鸟朝凤 (2013)
预告片
导演:
吴天明
主演:
陶泽如
李岷城
嵇波
胡先煦
类型:
剧情
标签:
传承
文艺
国产
文化
中国大陆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
2013年09月25日
IMDb
豆瓣
8
.2
分
获奖情况: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2013)/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2014)/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6)
简介 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 饰)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本片改编自肖江虹同名小说。
相关影员
吴天明
陶泽如
李岷城
嵇波
胡先煦
相关网页索引
热门影评
司徒稚岛
2016年-05月
4分
更向往有道德和规矩的古代。在一个看起来就要倒闭的小影院包场看此片,一个工作人员坐在不远处边看边抹眼泪。只隔几条街就是人满为患的万达影城。感觉格外凄凉荒诞。
今天活下来了
2016年-05月
1分
史上最强直男癌作品,曾听人说中国人的死亡崇拜没当回事,看了这片子才感觉到这种阴森森的回魂式自我崇拜,第一场白戏堪比鬼片吓人,那坐首位吹唢呐的,正是吴天明本身,此等清高的自恋晚辈算是见识了。中国电影的问题全在根上,这种家长制的暴力之根死了还想借营销借电影回魂,在我这里门都没有!
邓安庆
2016年-05月
3分
撇去吴天明遗作和唢呐所依托的民俗文化式微这样的情怀元素,这其实是一部平常的电影,我也没有被打动。表现手法还是感觉有些生硬,反复铺垫《百鸟朝凤》,最后并没有爆发出美感来,反而需要西洋音乐衬托其悲壮。小演员真不错,我喜欢开始学艺的部分。
唐晓芙
2016年-04月
3分
有幸参加了首映礼,在首映上看到已故四代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发言时她带着哭腔说:“请你们多发朋友圈。”我很难过,文艺片最后的活路还得向商业片讨个饭碗。
大奇特(Grinch)
2014年-06月
4分
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行。时代更替,手艺已被票子羁绊,沦为影像遗产和讨饭工具。把唢呐吹到骨子里,才能把手艺传承下去。很有预见性的电影—主角名天鸣(导演吴天明),拍电影如吹唢呐(第四代导演看第五代),唱白事的“百鸟朝凤”和老师傅的逝去(吴导遗作)。
精神乱分析引论
2016年-05月
3分
都是套路,凄惨地等死。有很多值得再深入讲下去的点都放弃了,比如说天鸣的内心有没有挣扎,蓝玉有没有怨恨,师傅有没有迷茫,这些人的情绪状态都呈一条直线,一切都为了最后那个凄惨的死亡所准备。导演把重心都放在了传统艺术没落之殇这个点上,然而我在电影开始前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结局了啊。
方枪枪
2015年-01月
4分
还是那句话,这片子比现在的不少院线电影要高出很大一节。吴导演依然用细腻的情感讲述了一个民俗文化传承的现代的社会问题,如绵里藏针,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沉溺其中。
forest
2015年-04月
4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版爆裂鼓手,疾风唢呐匠。
Supreme小宇宇
2014年-04月
3分
发现两年前的评论被挖起来,想说的一句是,当时打分的人普遍是在各个电影节的看的,评分如果没有记错是7分出头。只能说情怀和营销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不是指这部电影有多糟糕,但看过的人应该都不难发现影片前后两段质量差距有多大吧?中国大众是如此容易被煽动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保留三星半。
獨孤島主
2014年-06月
2分
刻骨铭心的失望,唢呐对管乐,晚期肺癌,都是败笔,第四代不应如是,偏偏在这样的夫子自道中走到了这个地步,天鸣的执守即是天明的爱与痴,是耶非耶,都翻过去了
相关影视
天工苏作
暂无评分
2021年
中国大陆
纪录片
/
李立宏
巧手神探
7
.5
分
2020年
中国大陆
真人秀
/
杨颖
谭卓
肖央
杜海涛
国家宝藏 第一季
9
.1
分
2017年
中国大陆
历史
真人秀
/
张国立
李晨
王凯
梁家辉
爷爷的小戏文
7
.1
分
2014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喜剧
戏曲
/
牛犇
刘雪涛
少年巴比伦
6
.8
分
2015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喜剧
爱情
/
董子健
李梦
尚铁龙
李大光
传承者 第一季
8
.3
分
2015年
中国大陆
真人秀
/
陈道明
侯佩岑
范明
王纪言
讲究
8
.4
分
2017年
中国大陆
纪录片
佳节
暂无评分
2019年
中国大陆
纪录片
TOP
更向往有道德和规矩的古代。在一个看起来就要倒闭的小影院包场看此片,一个工作人员坐在不远处边看边抹眼泪。只隔几条街就是人满为患的万达影城。感觉格外凄凉荒诞。
史上最强直男癌作品,曾听人说中国人的死亡崇拜没当回事,看了这片子才感觉到这种阴森森的回魂式自我崇拜,第一场白戏堪比鬼片吓人,那坐首位吹唢呐的,正是吴天明本身,此等清高的自恋晚辈算是见识了。中国电影的问题全在根上,这种家长制的暴力之根死了还想借营销借电影回魂,在我这里门都没有!
撇去吴天明遗作和唢呐所依托的民俗文化式微这样的情怀元素,这其实是一部平常的电影,我也没有被打动。表现手法还是感觉有些生硬,反复铺垫《百鸟朝凤》,最后并没有爆发出美感来,反而需要西洋音乐衬托其悲壮。小演员真不错,我喜欢开始学艺的部分。
有幸参加了首映礼,在首映上看到已故四代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发言时她带着哭腔说:“请你们多发朋友圈。”我很难过,文艺片最后的活路还得向商业片讨个饭碗。
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行。时代更替,手艺已被票子羁绊,沦为影像遗产和讨饭工具。把唢呐吹到骨子里,才能把手艺传承下去。很有预见性的电影—主角名天鸣(导演吴天明),拍电影如吹唢呐(第四代导演看第五代),唱白事的“百鸟朝凤”和老师傅的逝去(吴导遗作)。
都是套路,凄惨地等死。有很多值得再深入讲下去的点都放弃了,比如说天鸣的内心有没有挣扎,蓝玉有没有怨恨,师傅有没有迷茫,这些人的情绪状态都呈一条直线,一切都为了最后那个凄惨的死亡所准备。导演把重心都放在了传统艺术没落之殇这个点上,然而我在电影开始前就已经清清楚楚地知道结局了啊。
还是那句话,这片子比现在的不少院线电影要高出很大一节。吴导演依然用细腻的情感讲述了一个民俗文化传承的现代的社会问题,如绵里藏针,不知不觉中让观众沉溺其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版爆裂鼓手,疾风唢呐匠。
发现两年前的评论被挖起来,想说的一句是,当时打分的人普遍是在各个电影节的看的,评分如果没有记错是7分出头。只能说情怀和营销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不是指这部电影有多糟糕,但看过的人应该都不难发现影片前后两段质量差距有多大吧?中国大众是如此容易被煽动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保留三星半。
刻骨铭心的失望,唢呐对管乐,晚期肺癌,都是败笔,第四代不应如是,偏偏在这样的夫子自道中走到了这个地步,天鸣的执守即是天明的爱与痴,是耶非耶,都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