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 影库
  • >
  • 偷自行车的人 (1948)

    获奖情况: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 (1950)
    简介 二战过后,罗马同许多城市一样,充斥失业和贫困,人们常常为一个工作机会争得头破血流。已失业多时的里奇(Lamberto Maggiorani)费劲千辛万苦获得一份海报张贴的工作后,却为这份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犯愁,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他用妻子的嫁妆--床单从换回已经当掉的自行车,不想,他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里奇同儿子布鲁诺(Enzo Staiola)寻遍罗马大街小巷,也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 车,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可是他的运气却没有别的小偷好。©豆瓣
    • 战国客
    • 战国客
    • 2010年-01月
      4分
      其实,更可怜的是父亲形象的倒塌
    • 有心打扰
    • 有心打扰
    • 2012年-02月
      5分
      剧情没有任何意外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发现小偷的几率极低,但是我们都抱着那一点点的希望,这是最大的悬念。导演用平实的手法来表达了事件的发展,仿佛就发生在你的周遭,深谙人的心理状态,演员表演的很到位,让了看了情不自禁的揪心与伤感。低层的人都是生活的受害者。
    • 袁牧
    • 袁牧
    • 2010年-12月
      5分
      男主角演完这部电影后不久也失业了,无工可打。
    • jj73浅之
    • jj73浅之
    • 2007年-11月
      5分
      父子俩在下馆子吃东西那一段真是叫人心酸死
    • 公享史
    • 公享史
    • 2006年-12月
      4分
      这才是现实主义啊!也明白了国产的那些伪现实主义。神啊!你在干嘛呢?
    • 丁丁|刘
    • 丁丁|刘
    • 2007年-07月
      0分
      小时候看的,后来得知原来这对父子都是街边拉来的演员...
    • 陆支羽
    • 陆支羽
    • 2008年-08月
      5分
      世影史:是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代表作,也是导演德西卡享誉最高的一部电影,充满对下层社会的人文关怀,感人而不煽情。全片故事简单,但拍得有笑有泪,将战后罗马的社会面貌鲜活地反映出来。非职业演员的两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场面令人感动得无话可说。
    • Q。
    • Q。
    • 2011年-11月
      4分
      当孩子看到父亲做贼被抓、被侮辱责打时,当父亲茫然无望的走在街头时,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苦闷与无力。
    • 与影牵手
    • 与影牵手
    • 2010年-01月
      5分
      李安说:   “当我第一次看《偷自行车的人》时我感动得哭了,此后我把这部影片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如果让我来拍这部电影的话会是一个简单的情节剧,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却可以将这个类型提升至社会哲学的高度。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他们超越了戏剧本身。”
    • 流空破刃
    • 流空破刃
    • 2010年-07月
      5分
      苦逼,苦逼的电影苦逼的故事。主演两父子的表现真不像是从大街上拉来的第一次演戏的新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