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库
艺人
影评
专题
发布页(防丢失)
电影狗搜索
haodyg.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库
>
冈仁波齐 (2015)
预告片
导演:
张杨
主演:
尼玛扎堆
杨培
索朗卓嘎
次仁曲珍
类型:
剧情
标签:
西藏
朝圣
宗教
纪录片
信仰
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
2015年09月15日
IMDb
豆瓣
7
.7
分
获奖情况: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2016)
简介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相关影员
张杨
索朗卓嘎
相关网页索引
热门影评
先生小孩
2017年-06月
5分
我在藏地生活过几个月,知道这是我不能碰触的题材。很多观众觉得导演在卖信仰,批判朝拜是种愚昧的行为,而这些批判者大多数是在大都市,挤着地铁过着朝九晚五生活,忙着工作愁着买房,以为这是生活的全部。被现代化与智能科技让自己忘了什么是信仰,更不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而我不迷信,但我有信仰
小勺儿
2017年-06月
4分
208赞排名第一打了一星的短评真的low 不尊重别人的信仰和文化 并且用狭隘片面的观点去加以评判
远子
2017年-06月
4分
1.“我们有同一个母亲,可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2.没错,跪着走完2000里的朝圣之路是愚昧的。可是,把大好人生用来买房买车,上一辈子班,和几百万人一起吸雾霾,吃地沟油,难道就不愚昧?我们都是深受环境制约的囚徒,只是住在不同的牢房里罢了。
不记得了
2017年-06月
4分
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有人评价导演在消费信仰,有人抨击信仰本身的愚昧;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追寻信仰的方式,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的朝拜者,用着自己的方式而已;终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诚。
丹朱AI
2017年-06月
4分
丝毫不煽情,在朝圣的路上,孩子出生了,就出生了,老人去世了,就去世了,没钱了就去打工,赚到了钱再上路。我看导演并没有表达有信仰就很牛逼的意思,不过是呈现一种和我们不同的生活。
xslidian
2016年-04月
1分
主创说了,全是摆拍,并且不是纪录片 (←这是吐槽不是评分依据。看完 NHK 同题三部曲就知道差在哪了)
九只苍蝇撞墙
2016年-07月
3分
2.5。内容呆板俗套,用概念化的生与死和汉人印象里的朝圣结合起来,既不具备思辨高度也缺乏个人情感深度,是个非常尴尬的低不成高不就并且很典型的带着外来者视角的民俗片。调度和剪辑节奏非常平均缺乏张弛有度的处理,造成了像重复播放静态明信片一样的视觉疲劳效果。
馒头
2016年-05月
5分
对这一类的片子真的是情有独钟。导演花了一年的时间,跟着他们一路从芒康到岗仁波齐,可见诚心和用心,推荐推荐。
时间之葬
2017年-06月
4分
在大昭寺和塔尔寺见到过太多磕长头的人,之前始终难以理解,今天看完这部电影,居然有点对其心生钦佩。信仰赋予一个人最重要的意义,大概就是仅凭自己的内心,就足以定义幸福之所在。如果说《陆上行舟》书写的是野心与疯狂,《冈仁波齐》传递的就是虔诚与安宁
木卫二
2017年-06月
3分
纪录片等于真实,仿纪录片等于不真实的批评套路早已经过时,至于朝圣是否涉嫌猎奇之类说辞,强行切割观众,却忘记电影本身是世界语言,实乃刻板粗暴。名为《冈仁波齐》的电影,主体只是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上,没有进入最后的转山,这才是电影的妙笔。关注结果,追求成功,恰好无法参透朝圣真谛
相关影视
麦加之旅
7
.8
分
2009年
美国
加拿大
剧情
/
Chems-Eddine Zinoune
Hassam Ghancy
Nabil Elouhabi
时尚僧侣新视界
8
.3
分
2014年
美国
法国
纪录片
/
The Dalai Lama
Khyongla Rinpoche
Nicky Vreeland
科克维尔的奇迹
5
.9
分
2015年
美国
剧情
儿童
历史
/
Nathan Stevens
Jasen Wade
Caitlin E.J. Meyer
寻找莲花生大士
暂无评分
2018年
中国大陆
纪录片
唐卡
7
.0
分
2009年
中国大陆
喜马拉雅, 天路
8
.1
分
2008年
法国
纪录片
无死密境
7
.2
分
2007年
中国台湾
静静的嘛呢石
8
.1
分
2005年
中国大陆
剧情
/
洛桑丹派
确赛
巨焕仓活佛
三木旦
照见
6
.4
分
2014年
中国大陆
剧情
儿童
/
王柠
焦刚
孟天宇
田亮
旅行者与魔法师
8
.3
分
2003年
澳大利亚
不丹
剧情
冒险
/
Tsewang Dandup
Sonam Lhamo
Lhakpa Dorji
高山上的世界杯
8
.5
分
2000年
不丹
澳大利亚
喜剧
运动
/
Orgyen Tobgyal
Neten Chokling
Jamyang Lodro
真师之言
8
.8
分
2003年
加拿大
纪录片
/
宗萨钦哲仁波切
Luc Dierckx
Louise Rodd
TOP
我在藏地生活过几个月,知道这是我不能碰触的题材。很多观众觉得导演在卖信仰,批判朝拜是种愚昧的行为,而这些批判者大多数是在大都市,挤着地铁过着朝九晚五生活,忙着工作愁着买房,以为这是生活的全部。被现代化与智能科技让自己忘了什么是信仰,更不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而我不迷信,但我有信仰
208赞排名第一打了一星的短评真的low 不尊重别人的信仰和文化 并且用狭隘片面的观点去加以评判
1.“我们有同一个母亲,可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2.没错,跪着走完2000里的朝圣之路是愚昧的。可是,把大好人生用来买房买车,上一辈子班,和几百万人一起吸雾霾,吃地沟油,难道就不愚昧?我们都是深受环境制约的囚徒,只是住在不同的牢房里罢了。
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有人评价导演在消费信仰,有人抨击信仰本身的愚昧;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追寻信仰的方式,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的朝拜者,用着自己的方式而已;终生皆平等,只是有人更虔诚。
丝毫不煽情,在朝圣的路上,孩子出生了,就出生了,老人去世了,就去世了,没钱了就去打工,赚到了钱再上路。我看导演并没有表达有信仰就很牛逼的意思,不过是呈现一种和我们不同的生活。
主创说了,全是摆拍,并且不是纪录片 (←这是吐槽不是评分依据。看完 NHK 同题三部曲就知道差在哪了)
2.5。内容呆板俗套,用概念化的生与死和汉人印象里的朝圣结合起来,既不具备思辨高度也缺乏个人情感深度,是个非常尴尬的低不成高不就并且很典型的带着外来者视角的民俗片。调度和剪辑节奏非常平均缺乏张弛有度的处理,造成了像重复播放静态明信片一样的视觉疲劳效果。
对这一类的片子真的是情有独钟。导演花了一年的时间,跟着他们一路从芒康到岗仁波齐,可见诚心和用心,推荐推荐。
在大昭寺和塔尔寺见到过太多磕长头的人,之前始终难以理解,今天看完这部电影,居然有点对其心生钦佩。信仰赋予一个人最重要的意义,大概就是仅凭自己的内心,就足以定义幸福之所在。如果说《陆上行舟》书写的是野心与疯狂,《冈仁波齐》传递的就是虔诚与安宁
纪录片等于真实,仿纪录片等于不真实的批评套路早已经过时,至于朝圣是否涉嫌猎奇之类说辞,强行切割观众,却忘记电影本身是世界语言,实乃刻板粗暴。名为《冈仁波齐》的电影,主体只是在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上,没有进入最后的转山,这才是电影的妙笔。关注结果,追求成功,恰好无法参透朝圣真谛